构建质量保障及安全认证体系,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2024-06-13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摘自赛迪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近年来,低空经济发展迅猛。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随着政策的出台和权威机构的研究,让“低空经济”的发展更加坚定和明确。

2024年3月27日,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提到:“推动基础支撑体系的建设,建立安全验证体系。鼓励推动建立通用航空适航技术服务与符合性验证,无人机第三方检测、试验等能力,支持飞行测试、应用测试等基地建设。构建无人机质量保障及安全验证体系,加强针对工业级无人机及eVTOL 的安全性可靠性评估验证,推动形成一批支撑适航审定的工业标准。”

方案中提到的“构建质量保障及安全验证体系”,对于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质量认证是实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要素。

一、质量认证在低空经济质量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具有市场化、国际化的典型特性,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验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一)质量认证可以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效率,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健康、有效的运行;

(二)质量认证可以提高低空经济上中下游企业在产品、服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质量认证有利于国家行政监管。有利于国家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指导消费,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保护国家经济利益和安全,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等。

(四)质量认证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推动低空行业标准的快速发展,推动计量溯源水平的快速提升。

开展低空经济领域质量认证,运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质量工具,提升行业安全监管水平,促进产品技术创新,降低供应成本,不断健全行业秩序规范,推动低空经济良性向好发展。

二、低空经济中的质量认证现状和问题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特点是高科技含量高,创新集中,并且涉及上中下游超长的产业链条、复杂的应用场景、涉及行业和领域多等特点,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综上所述,在建设质量认证体系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低空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软件和网络数据安全领域,对于软件评测、网络数据安全的质量保障,亟待加强;

(二)低空领域更多的涵盖了新技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应结合国家新战略,如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政策导向,进行统筹规划,目前上述新技术领域质量认证尚待开发;

(三)低空产业链条长,跨领域跨行业比较多,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之间又错综交叉,相互融合,导致质量认证的多样化、复杂化。低空经济领域的质量认证需要统筹评估,逐层细分。

三、建设低空经济质量认证体系的建议

低空经济是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四大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我们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包含这四个领域的全链路、全周期、系统化的进行评估和认证。

(一)推动低空领域软件、网络数据安全质量认证

低空领域下四个领域里,涉及到大量的软件系统,并会在不同场景中搜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搜集到的数据在使用中也更为广泛和重要。在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同时建立针对软件、网络数据安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更好的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建设低空经济的软件、网络数据安全认证体系,需要从整机及部件的软硬件应用系统、大数据存储与共享云平台、飞机状态数据通信系统、无人机行政监管平台、公共服务网站平台等方面,推动全链路的安全认证评估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通过对软件测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检测和远程检测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和认证,给政府和示范园区提供权威的第三方检测和认证,可以促进产业的规范健康的发展,提升国家战略安全。

(二)推动发展航空绿色产业质量认证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中指出,“发展绿色航空制造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航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一轮航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提升航空制造业未来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技术变革、动力变革、运营体系变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绿色航空制造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示范应用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认证制度体系的建成,在低空经济下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产品线中推动开展涉碳类认证,进行双碳治理,碳足迹、碳核查及碳交易等活动,是绿色航空发展的有力手段。对于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提升ESG表现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大机遇。

(三)强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近些年来出现了炸机、黑飞、伤人以及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导致的原因很多,例如续航能力、通信链路的稳定性、供电供油故障、电磁干扰、飞行平台和核心部件可靠性问题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健康规范的发展。

目前国内无人机产品质量认证,包含中大型无人机适航认证以及微轻小无人机的自愿性认证等。

1、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及零部件

由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会制定的GB 42590-2023《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已于2024年6月1日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指导生产企业合规开展生产相关活动,提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飞行安全。标准充分考虑对消费者和使用者,以及公共环境造成的影响,从电子围栏、远程识别、应急处置、结构强度、机体结构、整机跌落、动力能源系统、可控性、防差错、感知和避让、数据链保护、电磁兼容性、抗风性、噪声、灯光、标识、使用说明书等17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强制性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要求。

微型、轻型和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企业应严格执行该标准。后续认证机构可以基于强制性标准GB 42590-2023,拓展和制定第三方认证,增强中国无人机质量安全认证的影响力。

目前国内的无人机自愿性认证还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CQC认证以及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的无人机CR认证。

2、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及零部件

依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4)及适航管理程序《生产批准和监督程序》(AP-21-AA-2019-31),中国民航局(CAAC)对中型、大型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采用了严格的证照管理方式,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市场销售进行如下认证:

1)型号合格证(TC),产品型号设计是安全可靠合规的;

2)生产许可证(PC),完整的质量体系认证,能够确保生产的每架航空器均能符合获批的设计水平;

3)适航证(AC),针对每一架飞行器,证明符合经批准的设计,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中国民航局(CAAC)通过强制性的三个认证,实现了在产品设计、生产以及使用的安全可靠。认证依据全面细致的评估了航空器和零部件产品的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失效分析、软件与信息技术、化学分析、零部件强度试验、整机可靠性试验(环境、风洞试验)、整机强度试验(整机静力试验和整机疲劳测试)等。

(四)推广软硬件产品自主评估及认证

鼓励国内厂商加大技术研发能力,开拓国内市场。同样,低空领域,开展软硬件产品自主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无人机芯片自主率评估

无人机常涉及到的芯片有很多,例如图像算法AI芯片,图像处理芯片,飞行控制MCU,数据存储芯片,图传芯片,电机控制芯片,电机驱动芯片,传感器算法芯片,BMS电芯均衡芯片,BMS电芯采样芯片,BMS控制芯片,云台电机控制芯片等,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芯片供应商,可基本满足行业场景应用。

通过建立芯片自主率评估评价制度,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企业掌握自主程度,帮助用户按场景应用选择相应产品。

2、低空经济下软硬件产品信创认证

信创产业是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路径。

航天航空、电力交通等领域,同低空经济结合紧密,促进国家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五)针对不同场景,建立不同的认证评估体系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岭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中提出了“低空要素化、要素场景化、场景经济化是低空经济发展本质”。

低空经济涉及到的场景很多,应用也比较广泛。空中交通、低空物流、遥感测绘、旅游表演、城市安防消防、应急搜救、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影视航拍等,并且还在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应用。无人机产业的重点正在从生产制造向产业化应用服务发展。

但对于不同应用场景,我们的关注点不同,质量安全的要求也不同,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在各场景下的核心安全问题点,在基础安全标准的基础上,遵循特定的行业标准,建立对应的场景认证。遵循市场经济的理念,以场景应用引领发展,用发展的思维进行质量保障和验证体系的建设。

最后,面对前景无限的低空经济,面对各领域各行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让我们同步构建起质量保障及安全验证的体系,为低空经济健康规范的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代部管理的事业单位,成立于1990年。是中国最早从事民口和军工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心打造出专业品牌“中国赛迪认证”,在认证服务、技术研发、权威资质、行业资源、质量数据、专业团队、典型案例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拥有国际组织联盟会员资格和国际认证人员资质。其品牌下设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认证、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DSMM)认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认证、智能网联汽车认证、电子信息通信认证、医疗软件产品认证、双碳认证、数据合规管理体系认证、ISO 体系认证等10大门类20余项认证业务。

3349381607

关闭